注册 登录
谱谱风 返回首页

yibzj123的个人空间 http://ppfeng.com/?3217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巴歌渝调——金钱板

热度 4已有 1575 次阅读2020-5-20 17:25

金钱板是流行在西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盛行于巴渝大地。又名三才板、金剑板、金签板等,始于清代顺治年间。使用三块竹板即作打击乐器又作表演道具,并在三块竹板上雕出空格,嵌上铜钱,使得打板时既有竹板声,又有金属声。打法有过板”“一字”“二流”“三三板等;唱法上以红鸾袄”“富贵花”“江头桂”“满堂红等川剧高腔曲牌为主,吸收了荷叶、“清音”等曲艺品种的唱腔,融会贯通,自成一体,演唱多用方言土语。

金钱板表演讲究在板式上打得巧妙,打得热闹。一方面是控制节奏的快慢,二方面是起到伴奏的作用,三方面还为了烘托书中场景的气氛和艺人表演的情绪。因此,在演唱开始时打一通大过板(即打“闹台”),使当年闹烘烘的广场或如今嘈嘈杂杂的剧场逐渐地静下来;让观众集中注意力,仔细听演唱;同时,有造诣的演员便在这时候亮一亮打板的硬功夫,能够惊堂压座。手中的三块板既打且耍,身法眉眼灵活。

演唱时讲究男有男腔,女有女调,还要模仿飞禽走兽的叫声,兵器相击的响声。说中带唱,说完复唱,宣叙与咏叹交替地进行。因技法不同而形成“花派”、“清派”和“杂派”等多种流派。金钱板唱词的句式,主要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两种句法,一股要求一韵到底;在情节转折处,人物对话处,有时也可以换韵。 这样的句式和用韵,显然受了古典诗词许多影响,但在节奏上,也和我们的口语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句唱词适当之处规律性的留出间歇,听起来节奏明快,语音铿锵。韵在句末,不仅显示意义告一段落,也更能突出它的音乐性。在没有器乐伴奏的金钱板演唱中,唱词的韵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末一句押上同韵的字,并分清平仄声,唱起来才顺口,不倒字,听起来才悦耳。

金钱板的传统唱词,最著名的有三打五配三打就是《打董家庙》、《打洞庭》、《打毗芦荡》。五配指《胭脂配》《芙蓉配》《龙凤配》《金蝉配》《节孝配》。这几部都是长篇唱词,其中以《打董家庙》最有名,也最完整,各地的唱词和唱法也大体一致,艺人们称为通江书买米书,即通行江湖社会的书,靠这些段子挣钱买米的书。在发展过程中,来自专业领域艺术家的目光也投向“金钱板”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重庆籍歌唱家周强先生演唱的金钱板著名唱段《秀才过沟》曾经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

20115月,金钱板项目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保护单位为重庆市万州区文化馆。遗产序号:784 -91


路过

雷人
1

握手
3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12-21 19:33 , Processed in 0.0380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