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谱谱风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foolishbu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奏谱] 敬请老师和谱友们审查葫芦丝独奏《迎春》

  [复制链接]
15
发表于 2012-5-21 15:16:59 | 只看该作者
供参考:
1.“p”后加“..........”不知何意?
2.速度术语“自由地”后面(春天来了)有点不伦不类,我觉得整首曲子分为四个段落较为合适,而“春天来了”可作为第一段或引子的名称,其它三段另设名称。
3.音频资料与曲谱有不符之处,我试着听音记谱修改了第一段,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5-21 15:05:20 | 只看该作者
梅花正是春天来了的象征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5-21 13:13:18 | 只看该作者
好漂亮的PP哦{:soso_e163:}

点评

嘻嘻,看了一圈,找了个梅花迎春图~^_^  发表于 2012-5-21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1:5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oolishbug 于 2012-5-22 14:32 编辑

根据魏老师建议的修改稿方案,再改一哈~~{:soso_e100:}

请老师和谱友们继续狠砸!{:soso_e183:}{:soso_e160:}{: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5-20 16:32:48 | 只看该作者
XIAOFENG-ZH 发表于 2012-5-20 15:30
我认为“气顶音”是利用舌头的推动,将口腔中的余气顶出来,其实如果不用葫芦丝嘴子堵着,就会发出“嘟嘟嘟 ...

谢谢你的指导。

点评

谢谢李老师,我是来学习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指导和帮助!  发表于 2012-5-20 16: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5-20 15:3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OFENG-ZH 于 2012-5-20 15:52 编辑

我认为“气顶音”是利用舌头的推动,将口腔中的余气顶出来,其实如果不用葫芦丝嘴子堵着,就会发出“嘟嘟嘟”的声音,而不是“吐吐吐”;所以此处将不利用小腹的丹田之气,而是利用口腔余气与舌头的推动,使音符带有弹性地跳动出来!因此,气顶音是不可能也不会在连续的长乐句中应用,只是起到点缀作用以增强这几个音符的“弹性力度”而设计的!{:soso_e160:}{:soso_e163:}

点评

峰哥解释的这么具体复杂呀,很有体会的说哈,我好像记得何老师讲课时只简单地说了这是轻吐符号,别的解释都记不清啦,哈哈。我是个不合格的学生。  发表于 2012-5-21 23:53
这个解释很具体形象的说。 因为俺的资料里米有这些说明,偶就不好擅自加上去的说。  发表于 2012-5-21 1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5-20 14:31:20 | 只看该作者

能介绍“气顶音的”吹奏法吗?

点评

俺不会,找一个会的来解释了~^_^  发表于 2012-5-20 17:45
写在“注”——气顶音的后面!  发表于 2012-5-20 14:47
我认为不但应该说明,甚至需要特别标注到曲谱上,那样会更加方便大家学习和采用!  发表于 2012-5-20 14: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2:54:59 | 只看该作者
修改一哈:
1) 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散板部分加了几个虚小节线,不知道对不对。。。{:soso_e140:}
2) 根据张大哥和行云老师的建议,第二页修改了吐音,加了TK标记
3) 配个图片试试

请老师和谱友们继续指教!{:soso_e160:}{: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20 10:09:55 | 只看该作者
来顶一下虫MM的谱子,打的非常纤细优雅滴说{:soso_e179:}{:soso_e113:}{:soso_e142:}{:soso_e142:}

点评

这个谱子当时打好之后为了核对一些技巧标记还扣了好几天才发葫芦丝论坛的。不过我也觉得记谱方式还有改善空间,和旧版的《迎春》比较,我已经稍微修改了一点点的,不过基本还是跟原稿。  发表于 2012-5-20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5-20 09:12:39 | 只看该作者
妹妹佳作频出,祝贺!{:soso_e179:}{:soso_e142:}{: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谈点儿个人看法:1. 散板部分是否应在适当的地方用虚小节线断一下句?散板结束处是否应用实小节线? 2. “p........"的用法没见过,不知是否符合规范;3. 曲谱中的速度术语和表情术语是否应对准起始音符?4. 吐音部分不长,可否都标上吐音符号?如不标,也应标出吐音结束的位置,因为后面显然不能全是吐音;5. 曲尾说明中的”的“是否应为”地“?
先说这些,或有不当,仅供参考。

点评

5. “xx的”为形容词,"xx地"为副词,不过在歌曲演唱的时候经常把“的”发音成“di”。结尾的【说明】觉得应该是形容词合适,大哥说呢?^_^  发表于 2012-5-20 13:33
我的理解,节拍计数的 J、开副管、是应该第一个字对准下面的起始音符,其他的术语如表情好象是不用的?不知道对不对呢?  发表于 2012-5-20 12:47
谢谢张大哥的指点,,,那个P…… 是作者这么写的,偶也不知道算不算规范。。:(这个谱子三个月前打的,先根据原型发上来再修改,这样最终看看需要改的有多少  发表于 2012-5-20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6-23 02:17 , Processed in 0.0874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