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谱谱风 返回首页

琴倾月船的个人空间 http://ppfeng.com/?4273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转帖】创作民族作品比创作西方作品更难

热度 10已有 468 次阅读2013-11-8 20:50

创作民族作品比创作西方作品更难

——杨青:中国民乐走进成熟(4)

文摘

 

《中国民乐》:请从您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谈一谈,民乐作品的创作有何特殊之处?对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和理想的素质分别是什么?

杨青:大家好像有一个一贯的印象是写民乐作品与西洋乐作品没有什么区别,不就是音高吗,只要把音高写出来,他就能演奏。对此说法我不能认同。严格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创作民族作品比创作西方作品更难。但目前少有人承认这一点

我认为民乐作品有一个独特性,这个独特性就是语言。所有的乐器不管怎么演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而民乐的一些语言是西方音乐没有的,这就恰恰展现了民乐的特质。中国作曲家如果不能把民族乐器独特的语言掌握的话,只能写出跟交响乐一样的作品,就失去了民乐的特色。比如郭文景那首《愁空山》,民族乐队版我以为要比交响乐版更有意思,味道很浓。再如刘文金的《长城随想》,肯定是民族乐队版比交响乐队版好。作曲家在创作时可能会用一些西方作曲手法,但他在写的时候脑海里一定是民族的韵味在里面。阎惠昌曾说,民族乐队中的作曲和指挥就是有他独特的方式。

我很欣赏日本作曲家,比如武满彻、三木稔,听他们的作品你能感觉到他对自己民族的乐器深深的情感,对自己民族的乐器的了解是太透彻了。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根异常重视,三木稔的作品大多使用日本本土的乐器,他还出了自己的《日本乐器法》,全部用自己的谱例来说话。武满彻是用日本乐器和西方乐器结合来写作品。总体来说我觉得他们对本土乐器声音的认识要比中国作曲家深刻。中国也有很好的作曲家,比如郭文景,他就把中国的声音透彻地带到世界上去了,但整体而言,中国很多作曲家还不像日本作曲家对本民族的东西那么有情感。

在我们与很多国外音乐家合作的过程中,外国音乐家很喜欢我们的作品,也很想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创作作品,但是发现,中国没有一部民族乐器法有英文版。像韩国、日本已经有很多关于他们本民族乐器法的各种翻译版本。中国的民族音乐除了在国内发展,还要向世界推广,推广的手段是什么,就是能够让人家看明白你的演奏法,把你的乐器法介绍给外国人,让他们了解你们的音域、音色、技法等,人家才有可能进行创作

我觉得,作曲家和演奏家也是互相促进的一个关系,在国内有很多时候,演奏家奏不下来的东西他就说作曲家写的不好,疯了。我觉得应该是作曲家写出一个比较难的东西带动演奏家的技术往上走。慢慢民乐的演奏水准会不断提升。像《愁空山》还有我的作品《苍》,当时在上世纪80年代很少人能演,觉得太难了,但是现在你看,青年学生都能演,这就说明我们的演奏水平上了几个档次了,作曲家的一些作品能够促进演奏技术的提升。民乐演奏家里面我觉得也有很多有责任心有才华的,把作曲家的作品推广出去,让很多人来学,作曲家又会不断创新,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


1

路过
1

雷人
4

握手
4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谱谱风    

GMT+8, 2024-5-3 12:09 , Processed in 0.0396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